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八章 易攻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八章 易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2891 更新时间:2024/1/26 0:32:19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八章 易攻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解了军事与内务的原则。军事的原则有三,一是出兵必有所得,二是夺地必须长期占有,三是如不出兵就做好国内之事国家一样富强。内务的原则是不必在乎人言可畏,坚持奖赏,依法治国。

整顿法令,不仅在于与时俱进梳理法律条,在官吏中重整法纪,还要强调办事原则与底线,前文所讲关于处理农商关系的原则,具体治国方针的原则,如奖赏、军事、朝廷内务的原则。“刑治、战赏、厚禄、用术”再加“巡查巡视”这是治国方针,方针讲完讲原则,原则就是底线,不能破,破了方针与方法就失去了约束,就会成为不法奸臣徇私的工具。

治国本是客观的事物,但却要让有主观意识的人来执行,尤其是让有至高权力的君主来执行,如客观地治理国家本身是件矛盾而艰难的事。儒家的仁义治国显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有法家的依法治国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法治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因素,让国家律法成为治国的核心力量。

原则就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韩非子设定处理农商关系、奖赏、军事、内务的原则,就是要在具体的治国方针中增强依法行政,让法规成为官吏处理各项事务的依据,使法规处于君主治国的核心地位。不是人说了算,而是法说了算。这就是韩非子所说的“数治”,依法治国,用规章制度治国。

韩非子考虑到了人性的多变,君主此时接受并执行依法治国的策略,保不了他一直能坚持下去。所以他强调君主不能被非法治言论所迷惑继而改变治国策略,尤其不能听信仁爱治国与鬼神之论。

讲完军事与内务的原则后,韩非子再讲治国作风问题。他认为“以力攻者,出一取十;以言攻者,出十丧百。”意思是:国家凭实力进攻敌人,出一分力可取得十分的成果;凭空话进攻敌人,出一份力反而会遭到百分的损失。还是那句老话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韩非子用结果来说明问题,实干,出一分力得十分果,空谈,出一分力反损百分果。方错了,越努力损失越大,战略错了,越勤奋伤害越大。纸上谈兵的故事已经为我们说明了一切,无需多言。

讲实话,干实事的结果就是“国好力,此谓以难攻;国好言,此谓以易攻。”意思是:国家崇尚实力,这叫做从难处着眼准备进攻;国家崇尚空谈,这叫做从易处着眼准备进攻。做事想要容易还是想要艰难,就要看起步时是要实干还是空谈。起步(规划设计)时务实,实事求是,做起事来就容易,反之就艰难。对于打仗,开始时就准备充足,困难想足,办法想够,战略战术设想充分,进攻时就容易,这叫易攻,反之就是难攻。

一切有时间、程序、规范要求的事情都是这样,难攻与易攻就看开始时的态度,是务实还是务虚。务实就按相关法规、程序、时间要求着手准备,建立相应的工作项目组,明确负责人,划分职责,制定制度,准备并规划好项目所需的资金与资料、资源。这样工作起来就容易,按部就班,踏实前行,终会胜利。如果务虚,工作浮夸,杂乱无章,职责不明,制度缺失,结果自然是行动艰难,失败无果。

【以力攻者,出一取十;以言攻者,出十丧百。国好力,此谓以难攻;国好言,此谓以易攻。】

天下之事皆有事理可循,天下万物皆有物理可依。依理而为,易攻,反之则难攻。实干,只是依理的第一步。

标签: 韩非韩非子-饬令易攻红林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四章 永恒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事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四章 永恒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何为理,理就是人们通过观察研究,总结归纳而来的事物特性。事物的特性是先天本有的,是道的作用表相,只是人类因认知的需要,将其先天的存在性简单化为易于理解与记忆的事理,比如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耕,再比如按动物的运动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四十章 欲灭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祸福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四十章 欲灭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世人为什么那么容易弃道理而妄举动,只因不知道祸福转化的深奥道理。深奥之处在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身在祸福转化的规律之中,而认识规律的唯一办法就是以身试法,而人生苦短,能有多少时间去“试”,又有多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章 积德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道家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章 积德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演化老子道家的“德”,将之按世俗社会的要求重新定义为身心健康才谓之德,并阐述了机体与意识相辅相成的互为依存的关系。韩非子的身心合一是哲学除唯心与唯物之外的第三主义,就是自然主义,既不说意识第一物物质第二,也不讲物质第一意识第二,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章 忍怜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红林,治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章 忍怜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开始为我们讲如何刑法治罪,就是罪刑如何惩罚。如何量刑,如何处罚的问题,是法治的基础问题,也是核心问题。这是一个既古老也现代的课题。韩非子主张轻罪重罚,他认为只有轻罪重罚才能惩治罪犯震慑邪恶,达到“法禁”的目的。韩非子为了说明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二十章 服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白日萌硕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管仲,桓公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二十章服诸侯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详解了十二个谄谀之臣不法行径的严重后果,就是身死国亡。天下是君主之大利,性命是人之大利,身死国亡的结局是君主最为惨痛的损失,如果这样的结局都警示不了当世的君主,那这样的君主真是昏庸无道到了极致,那么身死国亡是必然的结局,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十五章 法禁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曾参,治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十五章 法禁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告诉我们法制的意义与威力。奸人之所以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行恶,就是因为知道恶行必会被察觉,同时行过恶的人不会再犯,因为他们知道行恶一定会受到惩罚。在韩非子看来这就是国家律法的意义与威力--止恶惩恶。人性“厌恶”的特质让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九章 辎重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赵武灵王,辎重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九章 辎重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重轻与静躁的关系: 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自然法则最讲究平衡,平衡产生和谐,和谐孕育共生。老子的道家思想来自自然法则,“太极图”就是一幅看似平衡的阴阳对立统一图,这是老子心中最为理想的人类社会,阴阳绝对的平衡存在,又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八章 民德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宗庙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三十八章 民德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坚持。坚持信念,坚持大道,不为外界所动。老子将坚持叫做“不拔”,不拔除心中正念,虽有外物之引,心志不为所易;将专心致志叫做“不脱”,不脱掉世间正道,虽有可欲之物,心神不为所动。坚持寻找真理,坚持遵循真理,坚持践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一章 知足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圣贤,知足者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一章 知足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圣人与众人的人生境界。其实谈论人生境界无外乎就是对价值观的探讨,对身外之物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位学者是国内顶级的专家,在大学任教,他并不老,但却总穿着一件褪了色的夹克,那时我们总说老师活的是境界,他并不迂腐,每次去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五章 尽职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齐国,范蠡,勾践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五章 尽职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是列出了十五个人物。他们不同于以许由为代表的厌世避欲清高自傲的人,也不同于关龙逄为代表的疾争强谏沽名钓誉的人,更不同于以田恒为代表朋党比周以事其君的人。这三种人,都不是真正的正人忠臣,对国家对社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