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章 莫显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章 莫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4806 更新时间:2024/2/14 13:07:16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章 莫显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几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从普通人到积德成君的过程。能成为一国之君,必是拥有天下者,而战争是唯一的途径,攻无不克是胜利的保障,要想做到攻无不克,韩非子的办法是“重积德”,《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它不是简单的排兵布阵的打仗之法,而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它已经突破了军事领域,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德就是智慧,而智慧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学说,重积德就是注重积累生死存亡的学说,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招致死亡,所以要积累并遵循规律规则行事,就能攻无不克。

一国之君,不单要拥有天下,还要拥有人民。天下可以打下来,而人民只能以德相服。其实,“有天下与民人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来没有那个真正的君主只居其一。能够将“有天下与民人从”有机结合统一在一起的就是“盖世论”,也就是君主的思想理论。历史证明,乱世之时,必是学说纷起与军事混战之时,此时必有一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思想理论诞生,随之相应的组织会应运而生,这是战略层面的事,之后的事就是“有天下与民人从”的争夺,这是战术层面的事。

而韩非子讲得“重积德”主要是解决战略层面的事。当君主的思想理论成为“盖世论”并得到胜利之果的验证,那么这种思想理论就必然产生信仰,而信仰就很容易让思想理论披上“神秘”色彩,思想理论由具相转向抽相,成为形而上的唯心哲学。这就是韩非子说的“术远”,众人看不到其端末。看不到端末,一是其思想理论过于庞大深奥,二是众人并没有深入学习感悟,当然这种思想理论有其深刻的时代烙印,而现在的人无法回到过去体验那个时代的风雨。但,这些思想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解决时代问题,时代问题就是人民与民族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大多都是生死存亡的问题,而解决生死存亡问题的就是智慧,智慧就是德,只有重积德,才能无不克,无不克才能解决生死存亡的事。道理就是这样,逻辑关系就是这样。

韩非子绕了一大圈,终究回到了为君之道上,而这也是为君之道产生原因。韩非子接上继续讲道“莫见其端末,是以莫知其极。”意思是看不到他的端末,也就不知道它的究底。给人的感觉看不清,神龙还是见首不见尾,而无不克的神秘之处在首尾都不见。所以老子说:“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意思是无往不胜,就没有人知道他的究底。为君之道就是让臣子看不清,摸不透,说白了就是不要让臣子们摸清君主的个人喜好与想法,让其不知道怎么讨好君主,只能通过依法办事,尽职尽责来表现自己。

天下之事能做到“无不克”几乎接近神了,人类历史五千年有太多的事还没有解决,还在争斗,还在探索,还在重复着相同的痛苦,还没有找不到“无不克”的钥匙,只因“重积德”还不够专注,还不够无私。

【莫见其端末,是以莫知其极。故曰:“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人活着,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有事情就要去解决,要解决就要按事物的规律办事,这是自然定律,就像饿了只能通过吃来解决问题。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天下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七章 上礼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上礼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七章 上礼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重点讲了君主的君礼。在不同的格局中,要求就不同,普通百姓可以行下德、下仁、下义、下礼,但君主处在君位就要行上德、上仁、上义、上礼,只有行“上”才是为君之道。位置越高,责任越大,代表越多利益,君主位极,责任最大,代表了整个国家与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九章 持谋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郑君,扁鹊,重耳,郑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九章 持谋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举了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告诉我们“治未病”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蔡桓公病在腠理(表皮),扁鹊劝他治病,恒公认为扁鹊在骗功,十天后,扁鹊说病在肌肤,桓公不听,再十日后,扁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七章 建抱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孙叔敖,楚庄王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七章 建抱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明喻了老子的“知足之为足矣”知道满足也就是真正的满足了。知道满足的关键点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多少,而恰好世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需要多少,什么都是多多益善。知道满足,这是不一般的智慧,知道满足的人首先知道生活的实质是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四章 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道者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四章 道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人为什么会自责反省。一切罪恶的根源是欲望,一切痛苦的根源也是欲望。人只有在身心痛苦时才会触发自责反省,所以韩非子说“惨则退而自咎”。这里的“咎”有赎罪的意思,西方社会是宗教社会,文化是宗教文化,宗教文化认为人生而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八十章 希禁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君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八十章 希禁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何为有道之君,总体来说就是“外无怨仇于邻敌,内有德泽于人民。” 在外和相邻的敌国没有怨仇,在内对人民有恩德。君主面对的主要问题无外乎外交内政,就国家利益而言任何外国都可能是敌人,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地球上的资源是不可再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五 圣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重生,圣心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五 圣心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天下最为重要的可贵思想----重生。重视生命,善待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人类认知的本质决定了以人为中心的存在,人是事物的主体,生命是这一切的根本,没有生命,一切无从谈起,不善待自己,活着就是受罪。重生可以说是中国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三章 罪责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罪责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三章 罪责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何为痛,何为苦,疾婴内,则痛;祸薄外,则苦。疾病缠绕身心,病痛就会产生;祸患向外侵扰,人生就会痛苦。在韩非子看来疾病是由于人的忧虑而产生的,而忧虑是人不知足的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多是心理阴影导致的,人类不知足的特性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九章 务本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君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九章 务本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君主有德让百姓盛畜积而神不乱,则德归于民。百姓生活不发愁,精神不空虚,思想不迷信,德就在民众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是和谐社会,依法治国成为君主的治国原则,遵纪守法成为民众的生活习惯,遵道循理成为社会的思想共识。国家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八章 失柄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齐国,桓公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八章 失柄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列出了十二个“思小利而忘法义”的人。这十二个人都是君主的左右近侍与亲信,所以他们很容易迷惑和蛊惑君主。韩非子在《说疑》篇重点列出此类人,可见他们的重要性与危害性。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说明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重要性,人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十八章 用严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红林,明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十八章 用严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揭示一个超越时空与世俗的理念,就是“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这一句话内涵深厚,社会意义深远,价值重大。世俗世界我们常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