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名无实的宰相韩琦

有名无实的宰相韩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征集 访问量:4931 更新时间:2024/3/17 11:48:47

韩琦可谓是北宋政坛不倒翁三朝宰相,可以说是北宋一朝最成功的宰相之一了。神宗皇帝评价他是“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说白了就是“表彰”韩琦确定英宗一脉的帝系。并把英宗他爹的排位送进太庙吃冷猪肉。至于其他的功绩真的看不到韩琦有什么功劳。可以说仁宗朝的重臣韩琦,终究是负了仁宗,负了大宋,那句““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方是好男”。那句“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这才是韩琦最真实的写照。这也是大宋落榜进士张元对当时宋国的“栋梁之才”的讥讽。

韩琦是典型的士大夫,幼年丧父。是兄长抚养成人的。19岁中进士科第二名。韩琦一生在仕途上十分顺利,他少年得志,后位列宰辅重臣。如果仔细看一下的话,他的功绩实际上没有吹嘘的那么大,他早年经历庆历变法,晚年经历王安石变法。而他在这两次变法中的态度立场,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在仁宗一朝,韩琦与范仲淹一同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最后是劳而无功。好水川一战,除了给西夏狂送人头之外,实在是没有干出什么事情。就此也说明,韩琦在军事方面才能并不出众,但是他却高傲的藐视无人,未免给人一种手上本事不大,最少道理太大的形象,惹人厌恶。

在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中,36岁的韩琦无疑是支持者。参与庆历新政,甚至不惜丢官,敢直言强权。虽然新政失败,但韩琦并没有受到波及。在五十岁的时候,韩琦被宋仁宗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数。对于赵祯而言,这位比自己大两岁的臣子,真的是仁宗皇帝一手提拔起来,并伴随自己一路成长起来的。可是看看后来韩琦又是如何对待曹皇后和仁宗皇帝的,想想真的是让人齿冷。仁宗皇帝就希望有个儿子,可韩琦却一直鼓动仁宗立赵曙为太子,宋仁宗去世,赵曙即位,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宋英宗即位之后,曹太后垂帘听政。就此造成帝后不和,韩琦从中调和,在这件事情上,韩琦逼迫曹太后撤帘归政。赵曙亲政之后,就是想把亲爹送入太庙,应该说在这件事情上,英宗赵曙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对于民间而言,赵曙的这种做法其实已经破坏了既定的社会伦理道德秩序。但在这个问题上,韩琦又一次站在了英宗赵曙一侧,历时十八个月之久,才以韩琦为首的实权派获胜,史称“濮议之争”。但由于反对了力量实在是过于强大,因此即便是在英宗去世之后其父连个谥号都没有定下来。韩琦的做法对得起大宋的新官家赵曙,却负了那位视他为重臣的仁宗赵祯。

追究韩琦这一辈子,从少年成名到最后封公拜相,一辈子可谓是起起伏伏,一路之上仕途坦荡,可谓是意气风发,韩琦前后辅佐了三任君主(仁宗,英宗和神宗),两次确定了继承人,保持了政治稳定,富贵而归故乡,名利双收。韩琦的功绩基本上是在仁宗赵祯朝建立的,到最后却配享在英宗赵曙的庙堂,他有负于仁宗的举动,获得了英宗、神宗父子的认可。他如果真的配享仁宗的太庙,仁宗也未必会要。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韩琦熙宁年间就去世了,没跟文彦博一样在王安石变法中陷进去出不来了。最终自己还能得以善终。但就能力来说,与他同时代的富弼,文彦博相比差距不小。虽然当时韩富两人并称,可真到了检验人性的当口。人和人的区别就出来了。富弼那句:“千古百辟在廷,岂能事不孝之主?伊尹之事,臣能为之”。这才是真君子,真宰相,韩琦差的太远。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韩琦宰相仁宗英宗皇帝富弼宋仁宗宋朝

更多文章

  • 富弼、司马光、朱熹、王夫之,为何都批评宋神宗熙河开边的壮举?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司马光,朱熹,王夫之,宋神宗,富弼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八月,八十岁的三朝元老富弼去世。去世前,富弼“手封遗奏”,让儿子上呈朝廷。富弼在遗表中富弼“条陈时政之失”,再次批评了王安石的变法,更对宋神宗大力倡导的“熙河开边”表示担忧。“天地至仁,宁与羌夷校曲直胜负?愿归其侵地,休兵息民,使关、陕之间,稍遂生理。兼陕西再团保甲,又葺

  • “拆屋定律”在谈判时可占据主动,北宋丞相富弼,就曾吃过它的亏

    历史解密编辑:哪吒剪影标签:富弼,皇帝,丞相,辽国,宋朝,辽兴宗,拆屋定律

    古往今来,在各国使者进行谈判时,往往会利用一个特殊的定律,即“拆屋定律”,因为它在谈判过程中会具有奇效。拆屋定律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拆屋定律”又被称作是“拆屋顶定律

  • 宋神宗为何变法?北宋遗留问题严重,不变不行,富弼和司马光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宋神宗,司马光,富弼,宋仁宗,王安石,变法

    提起北宋熙宁年间发生的“王安石变法”,我们应该都不会陌生,这次变法的主角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王安石。然而,王安石只是变法中的一个执行者,幕后真正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人则是宋神宗赵顼。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根据《宋史·神宗本纪》一书中记载:“赵顼出生的当天,宫里突然出现了一群一群的老鼠,群鼠吐

  • 与范仲淹相同,富弼如何文定朝堂,武御外敌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范仲淹,富弼,宰相,宋仁宗,宋朝

    前言叶清臣曾赞曰:今辅翊之臣,抱忠义之深者,莫如富弼。富弼是宋仁宗统治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在当时他通过科举考试成功进入朝堂为官,先后担任过监丞、直集贤院等官职。庆历二年,他奉皇帝之命出使辽国,要知道在当时辽国与宋朝关系极为复杂,若是辽朝一时兴起,那么富弼将会面临生命的威胁。但他仍然不畏惧,甚至为了国家

  • 富弼的庆历新政带来了什么影响?范仲淹玉侠给出了什么计策?

    历史解密编辑:无声告白PLUS标签:富弼,仁宗,西夏,宋军,元昊,诗人,乐器,宋朝,范仲淹,庆历新政,内阁首辅

    边关危机期间,富弼积极为西方事务献计献策,但他的意见大多没有被采纳。尤其是他关于练兵、防寇的建议,似乎并没有得到仁宗的认可。富弼曾坦言:“景佑元年,尝文数,《阅将》上有一篇文章道出了原委,没看到,被拒为空白石板。”《论西夏八事奏》中,富弼封杀西夏使节、赏赐对朝廷有功之人的举措不无道理,同时也表达了他

  • 清平乐:富弼做过什么,被晏殊看中做女婿,死后还让神宗辍朝3天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晏殊,富弼,范仲淹,宋神宗,王安石变法,王安石

    清平乐 富弼近日热播剧《清平乐》中,最帅“女婿”富弼的出场引得观众好评如潮,除此之外,他还有“洛阳才子”、“北宋外交大使”的美称。那么历史上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一、富弼及其生活的年代富弼,字彦国,河南洛阳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 与辽通好策略, 富弼两次出使契丹, 对其产生新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小吴体育记标签:富弼,契丹,西夏,宋廷,神宗,辽通,王安石,官宦世家

    熙宁七年(1074)二月,神宗大举备边,令王韶率兵执行开拓熙河策略,在此期间,出于对强辽的忌惮,神宗在与王安石讨论边事时数次流露出对辽的忧虑。适逢契丹将遣泛使萧禧来,不清楚辽此次遣使目的的神宗担忧的问王安石:若契丹坚持索要属地该如何应对?王安石回答道:不需要强争,遣使与其晓之以理即可。而神宗“又叹要

  • 北宋与辽之间的关系变化?富弼步入仕途后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富弼,仁宗,庆历,北宋,范仲淹,欧阳修,周世宗,官宦世家

    自北宋建立一直到宋太祖末年以前的宋辽之间,是一种偶有边境局部冲突,又无官方交往,但允许民间进行边境贸易的特殊关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开宝元年(974),辽向宋致书言:“两朝初无嫌隙,若交驰一介之使,显布二君之心,用息疲民,长为邻国,不亦修哉”,表达了修好意愿。从此,两朝之间互相遣使往来,建立起正式的

  • 范仲淹替有罪大臣说情,富弼想不通,后来心服:范仲淹,圣人啊!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范仲淹,富弼,宰相,宋仁宗,皇上,吕夷简

    范仲淹是文武全才,他在陕西做边帅时,抗击西夏多年,很得人心,后来接替吕夷简当了宰相,很得宋仁宗信任。但范仲淹很有谋略,处理政务有他自己的特点。从下面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一斑。在他担任宰相时期,宋朝因为连年对西夏战争,又对契丹增加了贡奉,朝廷国库空虚,对老百姓征敛更加繁重,以便引发多地叛乱。有的地方官员

  • 北宋富弼:30岁才结婚,人称北宋最帅女婿,背后故事令人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富弼,范仲淹,宰相,宋仁宗,吕夷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代词人晏殊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十四岁考取功名,仕途顺风顺水,如此传奇的人物,他的女婿也注定不平凡。富弼,就是那位不平凡的女婿。一代名相:富弼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对富弼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刻画,他端庄儒雅,丰神俊朗,一度让观众们对富弼这一角色十分喜爱,亲切的称呼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