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记》里这个五帝时代的人物,为何在这件文物里一直活到商朝

《史记》里这个五帝时代的人物,为何在这件文物里一直活到商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96 更新时间:2023/12/27 9:29:45

小时候看过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彭祖活了八百八,有话莫对妻子说。”大意说的是,人的寿命都记载在阎王爷的生死簿里,有一天阎王发现生死簿的线松了,就顺手撕了一页纸把生死簿串起来。而彭祖的名字就在这页上,所以彭祖再也死不了。八百多年过去了,彭祖也换了五十个老婆,终于被阎王爷注意到了。于是阎王爷派了两个小鬼来调查,想办法套出彭祖不死的秘密。

两个小鬼想了个办法,就在彭祖家河边洗碳。之后彭祖的妻子来洗衣服,见到旁边两个人在洗碳,就哈哈大笑说:“我老公活了八百八十岁,也不知道木炭能够洗白啊!”两个小鬼一看中套,赶忙问:“假的吧,人怎么可能活八百多岁呢?”彭祖妻子受不了激将,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两个小鬼马上禀告阎王爷,阎王爷这才找到彭祖的名字,于是彭祖就被牛头马面扭送了。

这虽然是个后世的民间故事,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忆。

《清华简》第五辑有一篇叫《殷高宗问于三寿》。“殷高宗”,即商王武丁,商朝中期的君主。“三寿”是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老者。《庄子·盗跖》说“人上寿百岁。中岁八十,下寿六十。”这里的“上寿”即是彭祖。与后世文献中一般托名彭祖作养生文不同,全文说的是武丁向彭祖等三位老人垂询治国之道,首段提出长、险、厌、恶四个理念,末段提出祥、义、德、音、仁、圣、知、利、信九个理念,体现了儒家为主体的观念。

可见,在清华简里,彭祖被认为是武丁时期的人物。

然而,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却也提到“彭祖”其人。帝在位时就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等人在位,帝舜即位后进一步将他们分职,不过,彭祖到底任何职,《五帝本纪》和所本的《大戴礼记·五帝德》都没有说。

《史记·楚世家》则说了彭祖的世系。原来颛顼有孙子重黎、吴回,两人相继任祝融一职。陆终剖腹产子六人,老三就是彭祖,老六则是楚国先祖季连。彭祖氏这支在殷商时还曾为诸侯之长,但到殷商末期灭亡,所以周朝没有了彭祖氏。《楚世家》这段与所本的《大戴礼记·帝系》大同小异,指出彭祖名篯。类似的是《国语·郑语》提到的祝融八姓,老三彭姓后代有彭祖、豕韦、诸稽三国。彭祖、豕韦两国还是商代的诸侯之长,但均在商代被灭亡。

这样看来,就能解释为什么“彭祖活了八百八了”,《史记》中的“彭祖”是尧舜时期的人物,而《殷高宗问于三寿》的“彭祖”是武丁时期的人物。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武丁在位于前1250-1192年。算起来,这两个“彭祖”正好间隔了八百多年;如果把两个彭祖当作一个人,那么就可以说彭祖活了八百多岁了。

但是,太史公的观念里,彭祖明显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的称呼。所以,“彭”应该就是个延续八百年的古国,而“彭祖”就是其首领的称号;不过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彭祖原本是彭地的始祖神,后人把他追溯到殷商时期,之后又往前纳入颛顼的谱系。类似的是陆终六子的老六季连,在清华简《楚居》中居然娶了盘庚之女妣隹,竟然也被视为商代人了。

总之,上古的英雄、氏族甚至神祗、异兽在传说中往往混为一谈,不必非纠结谁先谁后。

但既然有这样的记录存在,就足以让先秦诸子大做文章。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自然非常欣赏彭祖,所以在《大宗师》说“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在《逍遥游》说“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那么,彭祖不止活到了商代,甚至还活到春秋战国了。彭祖是如何活到这么久的呢?《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之所好也”,原来彭祖是按道家的方法去养生。

《殷高宗问于三寿》是借彭祖的长寿来谈治国,《庄子》则是借彭祖的长寿来谈修身。除此之外,出土文献上博简《彭祖》、马王堆汉简《十问》也都提到彭祖,前者是彭祖和耇老的答问,后者是有王子巧父问于彭祖,虽然也是讲道家的养生,但其已不限于吐纳法,而是有了些“养精蓄锐”的主张。这些内容继续发展,于是到晋人葛洪的《神仙传》里,画风就比较黄了。

在通行本《神仙传》里,彭祖到商朝末年,已经娶了四十九个妻子,活了七百六十七岁。他不仅精通呼吸吐纳,更对采补之术颇有研究,是一个房中术大师。商王对其大为仰慕,派遣采女向其请教。彭祖一开始假装谦虚说“不足宣传”,然后就说了一大堆“男女相成”“阴阳之术”的道理。商王一用,还真的有效,于是就想独吞秘籍,然后派人追杀彭祖。彭祖早已料到,逃走不知所踪。商王活了三百岁,最后因妖女乱政而死。大概说的是商纣了。

彭祖的彭国据说在今天江苏徐州,春秋时期宋国在此修建彭城,今天徐州还有彭祖墓、彭祖庙。不过,彭氏真正的来源大概在今天河南南阳。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南阳市宛城区就陆续发现楚彭氏墓。南阳地区在春秋初期为申国,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灭申后,并入楚国。但楚王却颇为欣赏申俘彭仲爽,还任命其为楚令尹。这是春秋时代楚国唯一一位外族首相。总之,彭氏原是申国一族,之后又成了楚国一族,而且还活跃在原地区。

参考文献:

(日)坂出祥伸:《彭祖传说的研究》

李均明:《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概述》

袁珂:《彭祖长寿的神话和仙话》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

考古发现的商王世系表,证明商朝存在,但颠覆了《史记》这些记载

这件文物记录了夏朝历史,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夏朝不存在?

出土文献记载了这则志怪故事,原来商朝是这样灭掉夏朝的!

这件文物说华夏先祖“知母不知父”,究竟暗含着怎样的文化隐喻?

出土三千年前的一片牛肩胛骨,颠覆了《尚书》《史记》的重大记载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网易历史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此人是周文王的祖父,被戎狄驱逐得奔走,但却开启了灭商的基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文王之祖父个人简介,戎狄王,狄国是戎狄么

    先周与商的关系如何呢?“周”自然不属于商的内服。按照今本《竹书纪年》,商王祖乙册封邠侯高圉、盘庚册封邠侯亚圉、祖甲册封邠侯组绀;到武乙时邠迁于岐,然后周公亶父被册封。那么周人一度属于商的外服。不过今本《竹书纪年》的可信度不高,太王之前的周人历史仍处于迷雾之中,只有亶父时期从邠迁于岐是符合历史的。也正

  • 考古发现的商王世系表,证明商朝存在,但颠覆了《史记》这些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王世系,甲骨卜辞中的商王世系,史记佐证商朝考古

    上一期我们讲了夏朝,因为目前所见记录夏朝的文献最早只在周朝,所以关于夏朝的存在一直有争议。但商朝却是明白无误的存在。这当然要归功于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当然,与商代甲骨文同期的还有金文,不过商代金文记录的信息远不如甲骨文多,所以重要性也就颇不如。甲骨文作为一种古文字被发现,一般认为始于晚清的王懿荣。18

  • 这件文物记录了夏朝历史,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夏朝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流散到香港的战国楚简。经整理者统计,该批竹简约2500枚,内容多为经史一类典籍,而且大部分材料都是前所未见的,具有极高的学术史价值。“清华简”第五辑有一篇文章题为《厚父》,记录的是这个“厚父”和“王”的对话。这个“王”是谁,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有人认为是商王太甲,有

  • 正月初一元旦节的盛世大典,乾隆建极亿龄启,嘉庆承恩万福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死时嘉庆多大,乾隆传位嘉庆完整版,乾隆嘉庆铜钱价格表

    嘉庆元年的正旦就是这样一个大喜大庆的好日子,宫廷内外都是喜气洋洋,鼓乐之声不断。老乾隆的坎坷立储路乾隆帝从继位之初的乾隆元年【1736】,就遵照秘密立储制度,内定二阿哥、嫡长子永琏为储君,亲书永琏的名字,安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但是很不幸,仅仅过了两年,乾隆三年【1738】十月,九岁的永琏夭折,悲

  • 陕西宝鸡发现一西周神秘古国,可能是《史记》春秋吴国最早所在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宝鸡西周有什么历史,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西周吴国青铜鼎

    在《诗经·大雅·皇矣》中,有一句:“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说的是上帝为周人开疆拓土,从太伯与王季开始,王季能够与兄长团结友爱,因此包有了四方。《大雅》是周人的史诗,从中大约可以认定,太伯确实建立了国家,而且似乎离王季不太远。可

  • “姜子牙”原来是周代女子的名字,那么他的标准称呼应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子牙在周代的地位真的高吗,老姜子牙,姜子牙老婆扫把星

    “日名”来源于商代的祭祀制度。我们在《史记》里看到商代诸王一律以甲、乙、丙、丁等天干十日命名,如商汤又叫大(天)乙、商纣又叫帝辛,这里乙和辛就是日名,代表他们去世后在周祭中受祭的日期。但周代诸王一律以文、武、成、康等谥号称呼,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观点,即以铭文是否有日名区分商周断代或族属。但随着近现

  • 历史上仅是纣王宠妃之一的妲己,是如何被后世丑化成狐狸精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妲己和纣王的历史资料,妲己去纣王寝宫吻戏,纣王戏弄黄飞虎的妻子妲己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知道,纣王的形象是历史文献不断层累出来的。而在《封神演义》里,纣王还算不上第一大反派,他在执政前期还大体算是明君,只不过对女娲神像动了邪念,以致遭到女娲娘娘的报复,被妖狐妲己魅惑才一步步走向堕落的道路;而事后女娲又把妲己当替罪羊灭口。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妲己这个人物,她的形象又是

  • 国家博物馆这件与司母戊鼎并列的青铜器,证明商朝真的存在龙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去国家博物馆旅游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厅的子龙鼎。这件鼎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陈列在展厅中间,一圆一方,高大魁梧,浑厚凝重。子龙鼎之所以能与司母戊鼎并列为国之重器,主要在于其体格庞大,分别代表出土圆鼎与方鼎的体积和重量之最。司母戊鼎高133cm、长100cm、宽78cm、重875k

  • 纣王妲己的罪名大多是后人泼脏水,只是因为改革过激导致商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小说《封神演义》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又正在上映了,所有《封神》电视剧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反派两个主角——纣王和妲己。因为这一对男女,可以说是集合了千古坏事于一身。什么剖心肝啊、敲骨髓啊、建肉池酒林啊、设炮烙之刑啊……每一件都非常有视觉冲击力。但是,我们知道《封神演义》是类似《三国演义》一样的历史演

  • 周朝存在姬姓和姜姓戎狄部落,是否说明周人起源于戎狄而非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周本纪》的说法,后稷是帝喾之子,在虞夏世代为农官,但到了夏代后期,“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一直到不窋的孙子公刘时,又“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似乎周人从开始就是华夏,但到不窋时变成了戎狄,到公刘时才恢复了华夏。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产生质疑:既然周人与五帝的关系是后来才攀附的,那么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