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朝是东夷人,华夏和东夷是一个祖先

夏朝是东夷人,华夏和东夷是一个祖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04 更新时间:2023/12/30 6:01:29

夏后氏最早生活在中国的西部,这可能是黄帝族向西发展的一个分支。后来在首领(于的父亲)的带领下开始东移,先后娶了东夷长姓涂山石和,两人都是太昊的后代。那时候,涂山石住在涂山。据杜预《左传·吉杰》记载,他“在寿春东北”,也就是今天安徽怀远的土山;有沈氏家族居住在“沈野之地”,相传为今山东曹县北沈氏墓群。

这两个氏族对夏朝的扶持态度和近亲联姻,无疑会促进太昊后裔的其他氏族和部落对夏朝的依附。《左拐悼公七年》中有“虞将封臣于土山,各国持玉帛”的记载。那一年,于的位置就选在土山,争取附近土山石的支持,意义重大。

后来大禹乘南三苗内部混乱之机,将早先舜时期对其断断续续的战争升级为大规模的征服战争。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三苗的败北。这场战争震惊和恐慌了南方和其他邻近的部落,他们都投降了大禹。

这时新兴的奴隶主阶级也表示绝对支持,一批改良派迅速聚集在大禹和齐周围。后来的大禹是“诸侯之治,凌驾于会稽之上”,因为他在方凤到来后“被杀被宰”。所以当时表面上是退位制度,实际上大禹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国王了。

大禹在位时,皋陶伯夷被确定为接班人。两人都是嬴姓的彝族部落酋长,后来齐杀了他们,夺取了政权。这种行为直接引起了一些东夷部落的反抗,其中第一个就是胡适,但最后还是被齐灭了。从此,夏朝的统治正式开始。关于这个故事,《史记·夏本纪》中有详细的记载,有兴趣的可以翻看一下。

可惜的是,齐父子太康在位期间未能赢得民心,终日只沉溺于酒色,导致当时民怨极大。此时东夷郡守后羿乘机崛起,出其不意地入侵夏朝都城安邑。反而在历史上被称为“太康失国”。

后来在少康和太康弟弟的儿子项,以及东夷的尤毓、尤仁的支持下,恢复了中断了百年的夏朝统治,史称“少康中兴”。此后,夏朝统治者仍用婚姻、赏赐等手段拉拢东夷部落酋长,夏朝进入稳定发展期。

但是夏朝末期,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激化,百姓水深火热,诸侯反叛。《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暴虐,外族皆侵”。此外,《左传·召公四年》中记载“夏杰尚会,有谋反”。这里的“有逆”就是有姓,也是东夷的一个分支。

从上面可以看出,东夷人开始反抗夏的统治。更重要的是,夏杰娶了他的妹妹Xi,也就是你的妹妹。也就是说,他抛弃了与东夷人通婚的传统,打破了夏与东夷的密切关系,从而点燃了东夷反抗的怒火。因此,未能妥善处理与东夷姓氏的关系,也可视为夏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这个时候,商族趁机再次崛起。他们与反夏势力联手,终于打败了夏军,夏朝灭亡了。所以,历史有时候真的很戏剧化。当初的王朝是东夷在夏天建立的,但最终加速灭亡的却是东夷。

更多文章

  • 夏代乐舞有哪些,夏商时期舞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夏朝歌舞的特点,夏商周历史

    近代有专家认为,《夏郑潇》可能是夏人后裔齐人所作,也可能是居住在伊洛平原的夏人后裔所作。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本书文字朴实无华,与商代甲骨文有很多相似之处。虽有后人打磨的痕迹,但仍保持了原文书的精髓。另外,书中记载的天象和气候与古代中原地区的实际情况非常接近,因此可以确定该书基本上是夏人所撰。司马迁在《

  • 夏朝是否存在真的没有证据吗,夏朝是否存在600字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朝是否存在,夏商周历史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有国家形式的朝代。夏朝的历史在《尚书》、《楚竹书》、《史记》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夏朝的存在在中国人心中是不争的事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从国外社交媒体的评论可以看出,国外网友普遍认同中国五千年论。相反,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学术争论很多,主要集中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

  • 夏朝的船与风帆的区别,夏代船棺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朝的船与风帆,夏商周历史

    木船的出现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至少不会晚于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夏朝遗址发现了青铜铸造和冶炼作坊、青铜锌、凿子等工具。说明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夏朝的生产力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时也有了尺子、矩、尺等木工制作工具。夏朝造木船的条件不成问题。相传黄帝的大臣们发明了

  • 二里头遗址讲解,二里头遗址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二里头遗址概况,夏商周历史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历时四十余年。遗址中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迹包括宫殿建筑基址、民居、手工业作坊遗址、墓葬和洞穴。出土文物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象牙、骨器、漆器、石器、河蚌等。遗址中部发现30多处夯土建筑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组宫殿建筑遗址。其中最大的两座已经正式发掘。宏伟的一号宫殿基址

  • 二里头遗址知识,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历史与学术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二里头遗址发掘意义,夏商周历史

    重大考古发现始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的一号、二号宫殿基址,此前被学术界确认为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里头遗址发掘面积进一步扩大,成果层出不穷。2004年,考古人员在二宫遗址下发掘出一处年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复杂的大型建筑遗址,将中国最早的宫城时代提前了约百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二里头遗址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二里头遗址演变过程,夏商周历史

    新世纪以来的钻探发掘成果表明,二里头遗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东西向最长约2400米,南北向最宽约1900米。北部被现在的洛河冲走,现有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预计原安置面积应在4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的微高地,有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有围墙的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落

  • 二里头遗址的简介和历史,二里头遗址简介80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二里头遗址的简介,夏商周历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个重点城市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遗址中最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于二里头文化,距今约3800年至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代。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依黄河,涵盖二里头、圪旦兜、四角楼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

  • 夏商周文字记载,夏商周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商周文字关系,夏商周历史

    从整体上看,夏商周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三代,属于同一系统,一脉相承,一脉相承。都出自黄帝时代仓颉造字,出自同一家族,属于近亲,是不断切割“断骨接筋”的近亲。为什么古代学者总是把夏商周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不可分割的东西,就是同样的文字,同样的文化,同样的文明把他们紧紧地扭在了一起。这里需要指出

  • 夏朝玉器的特点介绍,夏商时期玉器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夏朝玉器的特点,夏商周历史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中国从夏朝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夏朝是奴隶社会的第一个朝代,从夏于之一直延续到颉利被商汤所灭。它历经第14王朝,17位国王执政,历史超过400年。夏代玉器在形制上继承了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的风格,并向殷商过渡。夏朝的历史跨度是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二里头文化遗址位

  • 夏朝有出现文字吗,夏朝有文字记载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朝文字存在吗,夏商周历史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夏朝的文字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确认。但种种迹象表明,夏朝的文字是存在的。国内学者认为夏朝传世的隶书是夏传。这些文字主要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商代甲骨文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传统文献学中所谓的“六书”大多见于甲骨文,是其文字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汉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商代甲骨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