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乾隆时期清朝打赢过什么战争?

乾隆时期清朝打赢过什么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43 更新时间:2023/12/22 21:43:26

1.平定准噶尔

彻底解决准噶尔蒙古部,迫使战败的阿睦尔撒纳逃亡沙俄,将北疆纳入中国版图,置伊犁将军驻扎北疆,移民实边,加强控制,夯实了国家多新疆的行政。

2.平定大小和卓

大小和卓祖先是中亚的阿帕克和卓,传教进入天上南路,在叶羌汗国支持下,成为天山南路宗教领袖,妄图称王称霸,阿帕克和卓之孙玛罕木特被准噶尔俘虏关押,玛罕木特在狱中去世。

大小和卓就是玛罕木特两个儿子,名叫罗尼都、霍集占;

平定准噶尔后,大小和卓利用宗教领袖的优势,妄图填补准噶尔留下的力量真空,驱逐清军,在新疆建立伊斯兰王朝。

在清军的打几下,大小和卓木兵败外逃阿富汗,清军名将明瑞一路越过克什米尔、葱岭追杀大小和卓到阿富汗,得到大小和卓已被杀的消息,获尸首而回。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完全控制了南疆,南北疆再次回到中国怀抱。

3.平定大小金川

大小金川地区链接川藏通道,北连甘南、青海,南接雅安云南;高山峡谷,民风彪悍,冥顽不化,以抢劫为荣,叛乱反复,无法控制,也无法加强对西藏的联系;

前后历时10几年,平等大小金川,废土司,置州府,管道险隘移民屯垦,从此康藏通道畅通无阻。

4.清缅之战

缅甸贡榜王朝进入,四处扩张,向东缅的暹罗、老挝扩张的过程中,分为南北两线,北线进攻清迈、老挝,南线直接通过毛淡棉,直接进攻暹罗首都。

缅军北线通过掸邦,攻入清迈等地,缅军有以战养战传统,在掸邦一路掠夺,由于靠近云南,经常进入中国境内打劫,忍无可忍之下,开始反击。

从1765年开始,每年对缅军发动一次进攻,虽然没有彻底消灭贡榜王朝,但最终迫使缅军不敢被北犯。

1765年,云贵总督刘藻派3000清军出击,被伏击败回,损失600人,刘藻被撤职,畏罪自杀;刘藻是文官,年事也高,吃败战是必然。

1766年,云贵总督杨应琚调遣14000人出铁壁关,征调土司兵3000人汇合出击缅军,轻敌盲进,遭受巨大损失,又伪造战功邹捷,被查获后,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

1767年,乾隆派遣明瑞担任云贵总督,统筹南征缅甸事宜,明瑞在在新疆平叛中战功显赫,追杀大小和卓数千里进入阿富汗,获小和卓尸首而回;明瑞军分为东西两路,自帅东路军17000人沿腊戍、梅谬南下阿瓦,失败后一路血战返回云南,在进入云南前,由于失败羞愧自杀。

1768年,乾隆再次派遣重臣傅恒为经略再次南征,傅恒帅大军稳扎稳打,缅军多次失败几近奔溃,奈何气候酷热,自己也病倒,和缅军协议撤军,缅军也疲惫不敢,求之不得。

通过四次不成功的征讨,虽然没有实现灭缅的目标,但是大多数战火都在缅甸境内进行,每次清军入境,缅甸坚壁清野,烧毁房屋,道路,桥梁,大量百姓逃亡,土地荒芜,饿死无数,激发内部矛盾,起义骤起;

让缅王见识到中原王朝的力量,从此再也不敢北犯,稳定了云南边防。

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原名爱新觉罗弘历,雍正帝的第四子,乾隆是他的年号,寓意为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给儿子嘉庆帝后又继续训政,实际统治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89岁)。那么乾隆帝在位期间作出了哪些功绩?乾隆时期清朝发动了哪些战争?又赢下了哪些战争呢?乾隆一朝的功绩与得失

乾隆时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国家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同时社会逐步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

图乾隆帝

但是乾隆统治后期,朝廷吏治败坏,多地爆发农民起义。虽然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但是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即将步入近代的黑暗时代。

乾隆的军事思想乾隆认为战争要合于王道,对内需要平定暴动,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对边远地区和外国,需要用武力威慑或必要时的出兵征讨,抵御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统一。

平定内乱古州苗民起义(雍正十三年-乾隆元年)

雍正十三年,古州苗民在包利的领导下,发动了反抗朝廷剥削压迫的武装起义,朝廷派出刑部尚书张昭为抚定苗疆大臣,但清军将领诱杀俘虏,引起苗民愤怒反抗,以致起义蔓延到更大范围。乾隆帝继位后,重新部署进剿,苗民势单力孤,最终苗民起义被平定。

图苗民起义

安定新疆1、清平阿睦尔撒纳之战(乾隆二十年-乾隆二十四年)

清军两度进讨伊犁,历时四年,平定辉特汗阿睦尔撒纳武装叛乱的作战。清军取得胜利,准噶尔部彻底被平定。

2、平大小和卓之战(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二十四年)

新疆回部(天山南路)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叛乱,

清军作战两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进入巴达克山,被当地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此役之后,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清代中国疆域臻于极盛。回部平定后,清廷设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各部,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管理回部。此后六十多年中新疆没有发生大的动乱。

图平大小和卓之战

维护西南平大小金川之战(乾隆十二年-乾隆四十一年)

这是乾隆一朝维护西南边疆稳定的两次大规模战役。

乾隆初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取小金川泽旺印信,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地区),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派出军队征讨,但久而无功,川陕总督被处死,改派岳钟琪为总兵,讨伐金川。乾隆十四年(1749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请降,大金川事件初告平息。

过了十几年,金川的局势再度紧张。大小金川联合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军战败,清廷改派温福入川督师,向金川进兵,第二次金川之役由此开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温福战死,清廷再派阿桂为将军,增兵金川。经多次血战,清军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初取胜。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耗银7000万两的第二次金川之役至此结束。

大小金川只是偏居川西一隅、人口也只有几万人,但清朝廷却先后共投入了近60万人力、7000万帑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对外战争中缅之战(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三十二年)

这是一场缅甸先入侵中国云南,清军进而自卫反击的一次战争。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未果,遂出兵入侵中国。清军奋起反抗,战争爆发。

最终清军虽取得了缅甸的臣服,收复了失地,但清军也损失惨重,此战造成缅甸中南半岛霸主地位被大幅削弱,暹罗因此而复国;中缅之间建立了绵延二百多年的睦邻关系。

总结乾隆一朝,还有平定苏四十三起义、清越战争、镇压古州苗乱等战争,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的安定,维护了边疆的安全,捍卫了清朝多民族统一的领土。

图清朝疆域

但是长期的战争也造成极大的国力损耗,再加上贪腐日盛,人民起义不断,乾隆末年,清朝已经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平壤之战清政府准备的如此充足,为何最终仍会大败?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甲午战争中的平壤之战,可以说是整个甲午路战场上打得最像是近代化战争的一场战役,因为有大量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陆军部队投入战斗,所以即使是清军一方,也显得不是那么菜。不过这场战役前,清政府一方根本谈不上准备充足,实际上是非常的不充足,最主要的两点就是兵力不足和后勤补给跟不上,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清军放弃平

  • 萨尔浒之战,如果你当明军统帅,怎么赢得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萨尔浒之败不是前敌统帅责任,谁去都会败,除非你是皇帝,或者内阁首辅是张居正那样人物;说杨不行的,看看洪承畴,洪承畴后来是稳打稳扎吧,没有分兵出击吧,怎么还是败了?还有天下军事奇才卢象升怎么也败了?说刘挺作战不行,李如柏,杜松怎样不配合,说杨瞎指挥,都是见识浅薄,他们都参加过抗倭援朝战争,刘挺参加万历

  • 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为何调到北方打鞑子军就没怎么赢过?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答:在戚继光有生之年,他所带领的戚家军,始终是神一般的存在,南征扫北,未尝一败!提问问题的网友说“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口气还是有些怯生生、不自信。说明他对戚家军了解太少了。我可以付责任地告诉你,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不是“基本”全胜,而是全部全胜。不但全胜,而且胜得惊艳,胜得漂亮,手段直接,

  •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如今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今天的甘肃武威,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汉末三国时期的凉州人有多厉害。1969年,甘肃武威,在备战备荒口号的指引下,当地群众挖掘了当地一座叫雷台的高大土台,要在这里修一所防空洞。不久后,他们在雷台下面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古墓,几个胆子比较大的人沿着挖开的土洞钻进墓室,不成想,自此揭开了中国历

  • 在古代女性出行在外是如何解决内急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一、解决办法:1、古代的女性都很细心的,大户人家的不用担心,路上都会带马桶。2、普通女子出门都会做好准备少喝水,出门时间短不需要方便的;如果时间长了感到内急会有些麻烦,如果在闹市里,确实没条件去厕所,也只能先憋着回住处再去解决了。所以古代女性有时需要受点罪,具备憋尿的功夫,如果出远门,或许一天都不上

  • 二战期间有哪些奇葩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常德会战期间的一件事。常德会战是抗战中,最惨烈的几次防御战役。防御这里的74军第57师官兵,同强大的敌人血战十多日,最终全军覆没。期间,却有一起斗智斗力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很奇葩。日军反复攻击国军一处碉堡。战前,这个碉堡前修筑了很多工事,最外层有大量砍倒的树枝,上面都是很尖锐的树杈

  • 古代傍晚要准时关城门,回来晚了还能进去吗?有何历史依据?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这么说吧,在古代,城门都是准时关门的,除非有最高指挥者命令或者特殊的通行证件(比如有战事,八百里加急),除此之外是万万不可能打开城门的。若是要强行通过,估计小命就葬送于此了,那么有没有其他小路或者暗道可以悄悄进城呢?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一个巨大区别,就是中原王朝喜欢筑城。在封建专制王朝,除了个别的强悍

  •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究竟是怎么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赤壁之战”描写的极为精彩。不过,《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际上赤壁之战的过程并不复杂,分为“赤壁初战”和“火烧乌林”两部分。简单叙述一下这场战争的过程吧。曹军南下,刘琮投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之后,开始讲战略中心转向南方。

  • 清朝甲午战争中清军有没有打胜日本的小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就说说清军胜利的辽阳东路争夺权战。1894年11月,日军决定夺取辽阳,奉天,第3师团和第5师团分别两路进军。先导部队就是混成第10旅团,11月13日,日军侦察队,步兵大尉足立武政带领1个中队作为尖兵进入到赛马集,遭到清军依克唐阿部队的伏击,八旗骑兵突然冲进日军队伍当中,最后,日军逃回出发地。另外

  • 高丽弹丸之地为何让隋唐那么头疼?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导读:隋唐时代,战争频发,吐谷浑、突厥、吐蕃等国均有战争发生,在隋唐史上,有一个国家,被两代帝王征讨,那就是高句丽,一个弹丸之地,让两个朝代的帝王头疼不已。为了对付这个高句丽,隋炀帝冒着灭国风险,也要诛灭于它,唐太宗甚至为之御驾亲征。为了征服高句丽,隋唐两朝,都做了无尽的努力,但是为什么这么一个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