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骑墙术不好玩,皇太极两次征伐朝鲜王国,为何加速明朝灭亡速度?

骑墙术不好玩,皇太极两次征伐朝鲜王国,为何加速明朝灭亡速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47 更新时间:2023/12/24 8:25:10

导读:明朝后期,后金和大明鏖战。朝鲜奉大明王朝为正朔。朝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其实和毛文龙是一样的。就是在后方牵制后金,使得后金不能全力进攻明朝。只有先全力征服朝鲜,才能去掉后顾之忧。整合朝鲜和后金的实力后全力攻打大明。明朝失去了毛文龙和朝鲜两个支点后,只能在正面战场实打实的比拼消耗。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只能让朝鲜两不相帮,所以才有了第二次征伐朝鲜彻底把朝鲜从大明的小弟变成了自己的小弟。后金就可以调动两国的兵马钱粮集中全力伐明。所以才说皇太极征伐朝鲜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速度。

皇太极征伐朝鲜的时代背景:

后金崛起于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此地异常寒冷。如果向外拓展,无外乎三个方向。皇太极继位也很不容易(努尔哈赤死后,诸子争位也很残酷)。为稳定自己的汗位,皇太极立刻于天聪元年五月发起针对大明王朝的宁锦之战。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由于袁崇焕的积极抵抗,皇太极无功而返,没占到什么便宜。大明太硬,那就先剪除两翼。于是从天聪二年开始到天聪九年,经过持续的征战击败了蒙古林丹汗,迫使林丹汗西逃青海。后金招降了林丹汗部众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并交出可汗印信。至此,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版图,短期内西部边疆再无战事。(其实,大明朝不但短视并且效率低下。否则完全可以明朝军队为中军,漠南蒙古和朝鲜为两翼三面围剿后金。压缩它的战略空间,不给后金各个击破的机会。如果这三方互为援手,明白唇亡齿寒,后金必然顾此失彼。那样的话可能历史就改写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就是畅想一下,诸位别喷我)把蒙古打趴下后,皇太极把目光转向了朝鲜。

悲催的林丹汗

皇太极征伐朝鲜皇太极曾经两次进攻朝鲜。第一次目的比较单纯,就是掠夺财富、粮食。后金要扩张,军队就得增加,粮食需求必然猛增。所以朝鲜就是很好的目标。除此室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剿灭跟土匪一样的捣乱分子毛文龙。朝鲜这时候是大明的小弟和死忠粉,毛文龙的东江镇就是朝鲜提供的基地。所以公元1627年正月,皇太极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统兵进攻朝鲜,同时分兵袭击毛文龙部。毛文龙不敌,退守皮岛。此时,后金缺乏水师,否则毛文龙只能接着逃走了。正面的朝鲜之所以失败除了实力上的差距外,还有就是朝鲜带路党(叛徒)的配合。后金攻占平壤后,朝鲜国王逃往江华岛避难。朝鲜一看不敌,那就谈判吧。后金的目的基本也达到了。该抢的抢了,毛文龙也跑了。所以后金也同意议和。最终达成的条文大概就这么三条:1、彼此承认主权国家,相约兄弟之国。2、朝鲜向后金缴纳贡赋。3、两国边境自有贸易。看着条文眼熟不,这不就是颤渊之盟的条文吗?条约签订后,后金撤出了朝鲜。注意条文内容:两国是兄弟之国,就是平等的。然后朝鲜赶紧派出使者到明朝报备,说条约是被迫签署的,我们还是忠于大明朝的,依然是您老大的忠实小弟。

皇太极经过十年征战评定漠南蒙古后,改国号为清,正式建基称帝,年号崇德。同年亲自统兵征伐朝鲜。目的就是把朝鲜变成自己的小弟。将来征战明朝的时候,朝鲜的兵马钱粮能为己所用。这次朝鲜彻底服了。不但承认皇太极的所有条件,并且表示并:“自崇德二年正月三十日以前为明朝之臣子,正月三十日以后则为大清之臣子。”正式更换了老大。

后果朝鲜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成了抗明阵营的一员。明朝两翼被剪除,只能独自面对强敌。松锦大战后,明朝关外完全失控,只能依靠山海关抵御清王朝的进攻。此时的大明王朝水生火热:中央东林党把持朝政,可又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朝代粮饷奇缺;地方上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流窜作案,荼毒乡里。裹挟农民如同蝗虫一样,地方基本失控。地方将领养寇自重,和朝廷谈条件要价钱;关外大清王朝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冲上来咬一口。大明这艘破船已经千疮百孔,关键是舵手还不知道如何补救。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厦倾覆。崇祯帝上吊自杀,伴随着汉奸吴三桂献关投降,清军入关,大明王朝逐渐落下了帷幕。

看地图就知道了,满州於朝鲜鸭绿江一江之隔,萨尔浒大战时朝也出兵助明,搞定了朝鲜才无后顾之忧,所以清太宗两次征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当时的后金为什么不进攻邻近的朝鲜,反而要进攻比自己大很多的明朝呢?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只要皇太极不傻,自然是要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的,更何况当时毛文龙与朝鲜关系密切。因此在后金入关之前就曾两次进攻朝鲜,并最终迫使朝鲜与其议和,与明朝断绝藩属关系,转而向后金(大清)臣服。简单介绍一下这段历史吧。朝鲜发生政变,与明朝关系弱化朝鲜身为明朝的藩属国,对大明一向比较恭敬,也曾与明朝两面夹击进攻后

  • 历史上有哪些因为瘟疫引起的战争?详细解答一下,感谢大神?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封神榜中,吕岳,制毒练药的神医秘方,使用,瘟疫毒药,偷袭,西岐城,后来,在神仙帮助下,了瘟疫,这就历史的记载,铝岳,被封为,瘟疫,无天大帝的神位,民间传说,除了吕岳,在民间,还一位,瘟神,唉,他就禹强,她知名度不高,很多伙伴甚至都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也只知道他是传说的,封神间海神,而被称为瘟神的,却

  • 古代人的“求生欲”有多强?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求生看似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很多无奈,不得不说求生欲从地球上有生物以来所必备的。求生欲虽然是遇到危险以求自保的举动,可求生欲也使人们不断的征服大自然,也可以这么说求生欲不但是遇到危险的本能,也是让人类不断开拓,不断前进的一种力量。如今生活在安全环境的人们,因为一些日常琐事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殊

  • 为什么古代打仗习惯下战书?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熟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代两军对垒都有一些规矩,比如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等。其中最让人们熟知并不解的就是下战书了,为什么古代打仗习惯下战书呢?下战书为了降低损失可能你会奇怪下战书不是为了消灭对方,怎么下战书会为了降低损失。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战事之时,下战书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这时诸侯国

  • 乾隆时期清朝打赢过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平定准噶尔彻底解决准噶尔蒙古部,迫使战败的阿睦尔撒纳逃亡沙俄,将北疆纳入中国版图,置伊犁将军驻扎北疆,移民实边,加强控制,夯实了国家多新疆的行政。2.平定大小和卓大小和卓祖先是中亚的阿帕克和卓,传教进入天上南路,在叶羌汗国支持下,成为天山南路宗教领袖,妄图称王称霸,阿帕克和卓之孙玛罕木特被准噶尔

  • 平壤之战清政府准备的如此充足,为何最终仍会大败?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甲午战争中的平壤之战,可以说是整个甲午路战场上打得最像是近代化战争的一场战役,因为有大量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陆军部队投入战斗,所以即使是清军一方,也显得不是那么菜。不过这场战役前,清政府一方根本谈不上准备充足,实际上是非常的不充足,最主要的两点就是兵力不足和后勤补给跟不上,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清军放弃平

  • 萨尔浒之战,如果你当明军统帅,怎么赢得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萨尔浒之败不是前敌统帅责任,谁去都会败,除非你是皇帝,或者内阁首辅是张居正那样人物;说杨不行的,看看洪承畴,洪承畴后来是稳打稳扎吧,没有分兵出击吧,怎么还是败了?还有天下军事奇才卢象升怎么也败了?说刘挺作战不行,李如柏,杜松怎样不配合,说杨瞎指挥,都是见识浅薄,他们都参加过抗倭援朝战争,刘挺参加万历

  • 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为何调到北方打鞑子军就没怎么赢过?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答:在戚继光有生之年,他所带领的戚家军,始终是神一般的存在,南征扫北,未尝一败!提问问题的网友说“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口气还是有些怯生生、不自信。说明他对戚家军了解太少了。我可以付责任地告诉你,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不是“基本”全胜,而是全部全胜。不但全胜,而且胜得惊艳,胜得漂亮,手段直接,

  •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如今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今天的甘肃武威,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汉末三国时期的凉州人有多厉害。1969年,甘肃武威,在备战备荒口号的指引下,当地群众挖掘了当地一座叫雷台的高大土台,要在这里修一所防空洞。不久后,他们在雷台下面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古墓,几个胆子比较大的人沿着挖开的土洞钻进墓室,不成想,自此揭开了中国历

  • 在古代女性出行在外是如何解决内急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一、解决办法:1、古代的女性都很细心的,大户人家的不用担心,路上都会带马桶。2、普通女子出门都会做好准备少喝水,出门时间短不需要方便的;如果时间长了感到内急会有些麻烦,如果在闹市里,确实没条件去厕所,也只能先憋着回住处再去解决了。所以古代女性有时需要受点罪,具备憋尿的功夫,如果出远门,或许一天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