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当时的后金为什么不进攻邻近的朝鲜,反而要进攻比自己大很多的明朝呢?

当时的后金为什么不进攻邻近的朝鲜,反而要进攻比自己大很多的明朝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10 更新时间:2023/12/24 8:25:40

只要皇太极不傻,自然是要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的,更何况当时毛文龙与朝鲜关系密切。因此在后金入关之前就曾两次进攻朝鲜,并最终迫使朝鲜与其议和,与明朝断绝藩属关系,转而向后金(大清)臣服。简单介绍一下这段历史吧。

朝鲜发生政变,与明朝关系弱化朝鲜身为明朝的藩属国,对大明一向比较恭敬,也曾与明朝两面夹击进攻后金,更是为存在于后金背后的毛文龙提供了一定生存空间。但这一情况在天三年(1623年)发生了变化。

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二十日,朝鲜宗室李发动政变,推翻了国王李珲的统治。但是身为明朝的藩属国,国王的变更是需要得到宗主国大明的承认和册封的,李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因此李在夺取国王之位后,立即派出使者李庆全出使大明,上奏政变之事,并请明朝皇帝册封自己为朝鲜国王。

但当时大明认为李乃是篡位,因此没有予以册封,后来在朝鲜使臣的恳求以及驻扎在朝鲜境内皮岛(岛)的明朝将领毛文龙的帮助下,明朝从“联鲜制奴”的战略全局出发,这才同意册封李为朝鲜国王,李统治的合法性就此得以确定。

李继位之后,虽然表面上斥责了前任国王李珲私通后金的罪行,并表示愿意和明朝一起协力讨伐后金,然而事实上这也仅仅是一种表态罢了,实际上李对后金采取的乃是不刺激政策。原因是朝鲜此时虽然不相信后金可以灭掉明朝,但面对后金朝鲜同样惹不起。

后金先后两次进攻朝鲜,朝鲜被迫向后金臣服鉴于朝鲜国王李对后金的不刺激政策,后金和朝鲜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相安无事的局面,但这种局面在皇太极继位之后发生变化。

△皇太极

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皇太极于九月继位。皇太极本来就是后金内部的对朝强硬论者,再加上其极为后内部不稳,又发生饥荒,需要转移和缓解内部矛盾。而此时进攻大明显然还不是时候,再加上盘踞在朝鲜境内的毛文龙对后金威胁实在太大,于是朝鲜便成为了被进攻的目标。

第一次进攻: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派其堂兄阿敏率军进攻朝鲜,同时讨伐盘踞在朝鲜的明将毛文龙,史称“丁卯胡乱”。因后金无法渡海作战,因此只攻陷了毛文龙在陆地上的据点铁山,对皮岛的毛文龙无可奈何。而朝鲜方面就没有毛文龙那么幸运了,后金方面势如破竹,从义州、安州、平壤一直打到黄海道的平山,李不得不带着仁穆大妃和群臣避难于江华岛,同时命昭显世子分朝于全州。不过后金显然没有想要占领朝鲜全境,因此在朝鲜战败后双方就展开了交涉,最终达成盟约,朝鲜被迫与后金结成兄弟之国,阿敏还邀请朝鲜要定期向后金输送岁币,后又要求朝鲜在中江开市贸易,朝鲜只能被迫接受。不过,此时的朝鲜与明朝的宗藩关系并未断绝。

第二次进攻:“丁卯胡乱”之后,双方虽然议和,但仍然存在矛盾。朝鲜当时一方面臣服于明朝,又与后金修好,这种情况下注定双方关系不能长久。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在征服蒙古察哈尔部后打算称帝,并于次年派人要求朝鲜请皇太极进帝号,在认为后金根本无法灭掉明朝的情况下,朝鲜君臣显然不可能因此触及明朝眉头,因此并未同意。皇太极此后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朝鲜信使虽然被迫参加仪式,但却拒绝进行三跪九叩,于是皇太极遣返朝鲜信使,并再次打算进攻朝鲜。崇祯九年(1636年)十二月,皇太极统率由满(7万)、蒙(3万)、汉(2万)组成的12万大军亲征朝鲜,史称“丙子胡乱”。朝鲜显然不是对手,最终惨败,李被迫与清朝谈判。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三十日,朝鲜国王李向清朝投降,李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从此朝鲜称为清朝的藩属国。

进攻了啊,还打了两次,第一次把朝鲜打成了弟弟国,第二次把朝鲜打成了儿子国。

在建州女真崛起之前,经常收到朝鲜的欺负,可以说这也算是世仇了。到了1500s之后,朝鲜军事颓败,女真开始骚扰朝鲜边境,一骚扰就是一个世纪,被韩国吹上了天的李舜臣,原来就是戍边打女真的,结果是陆战战绩败多胜少。慢慢的,建州女真和朝鲜进入了蜜月期,双方通过贸易取代了刀枪。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明政府急于剿灭,便联合朝鲜一同发兵,在萨尔浒,朝鲜兵很好的打了一波酱油,然后被俘虏了。当辽阳沈阳相继沦陷后,明朝和朝鲜被分隔开。

1627年,皇太极刚刚即为,当时明金之间休兵,皇太极就打算问候一波老是背后捅刀子的朝鲜。随后按照朝鲜讲是丁卯胡乱爆发,朝鲜被打成了弟弟,开始跟着后金进行军事行动。因为朝鲜太穷了,是在没啥值得后金抢的,也养不活八旗,所以后金没有继续入侵。1636年,皇太极改元大清,要求朝鲜给自己当儿子,朝鲜表示我们只认明朝这一个爹,结果就被大清胖揍一顿,差点亡国。无奈之下,值得改认大清为宗主国,这在朝鲜被称为丙子胡乱。不得不说那时候朝鲜还是挺仗义的,都换爹了,还打着崇祯的年号,一直到大韩帝国建立(别笑)。

攻打大明,一开始并不是为了一统河山,努尔哈赤没想那么多,他希望的明金关系是宋金那样,你给我钱买和平。包括皇太极时期也是。当多尔衮进了关之后,一统天下只是设想,没想到实施起来很容易,直接助长了大清一统的欲望。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因为瘟疫引起的战争?详细解答一下,感谢大神?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封神榜中,吕岳,制毒练药的神医秘方,使用,瘟疫毒药,偷袭,西岐城,后来,在神仙帮助下,了瘟疫,这就历史的记载,铝岳,被封为,瘟疫,无天大帝的神位,民间传说,除了吕岳,在民间,还一位,瘟神,唉,他就禹强,她知名度不高,很多伙伴甚至都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也只知道他是传说的,封神间海神,而被称为瘟神的,却

  • 古代人的“求生欲”有多强?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求生看似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很多无奈,不得不说求生欲从地球上有生物以来所必备的。求生欲虽然是遇到危险以求自保的举动,可求生欲也使人们不断的征服大自然,也可以这么说求生欲不但是遇到危险的本能,也是让人类不断开拓,不断前进的一种力量。如今生活在安全环境的人们,因为一些日常琐事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殊

  • 为什么古代打仗习惯下战书?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熟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代两军对垒都有一些规矩,比如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等。其中最让人们熟知并不解的就是下战书了,为什么古代打仗习惯下战书呢?下战书为了降低损失可能你会奇怪下战书不是为了消灭对方,怎么下战书会为了降低损失。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战事之时,下战书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这时诸侯国

  • 乾隆时期清朝打赢过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平定准噶尔彻底解决准噶尔蒙古部,迫使战败的阿睦尔撒纳逃亡沙俄,将北疆纳入中国版图,置伊犁将军驻扎北疆,移民实边,加强控制,夯实了国家多新疆的行政。2.平定大小和卓大小和卓祖先是中亚的阿帕克和卓,传教进入天上南路,在叶羌汗国支持下,成为天山南路宗教领袖,妄图称王称霸,阿帕克和卓之孙玛罕木特被准噶尔

  • 平壤之战清政府准备的如此充足,为何最终仍会大败?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甲午战争中的平壤之战,可以说是整个甲午路战场上打得最像是近代化战争的一场战役,因为有大量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陆军部队投入战斗,所以即使是清军一方,也显得不是那么菜。不过这场战役前,清政府一方根本谈不上准备充足,实际上是非常的不充足,最主要的两点就是兵力不足和后勤补给跟不上,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清军放弃平

  • 萨尔浒之战,如果你当明军统帅,怎么赢得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萨尔浒之败不是前敌统帅责任,谁去都会败,除非你是皇帝,或者内阁首辅是张居正那样人物;说杨不行的,看看洪承畴,洪承畴后来是稳打稳扎吧,没有分兵出击吧,怎么还是败了?还有天下军事奇才卢象升怎么也败了?说刘挺作战不行,李如柏,杜松怎样不配合,说杨瞎指挥,都是见识浅薄,他们都参加过抗倭援朝战争,刘挺参加万历

  • 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为何调到北方打鞑子军就没怎么赢过?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答:在戚继光有生之年,他所带领的戚家军,始终是神一般的存在,南征扫北,未尝一败!提问问题的网友说“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口气还是有些怯生生、不自信。说明他对戚家军了解太少了。我可以付责任地告诉你,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不是“基本”全胜,而是全部全胜。不但全胜,而且胜得惊艳,胜得漂亮,手段直接,

  •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如今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今天的甘肃武威,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汉末三国时期的凉州人有多厉害。1969年,甘肃武威,在备战备荒口号的指引下,当地群众挖掘了当地一座叫雷台的高大土台,要在这里修一所防空洞。不久后,他们在雷台下面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古墓,几个胆子比较大的人沿着挖开的土洞钻进墓室,不成想,自此揭开了中国历

  • 在古代女性出行在外是如何解决内急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一、解决办法:1、古代的女性都很细心的,大户人家的不用担心,路上都会带马桶。2、普通女子出门都会做好准备少喝水,出门时间短不需要方便的;如果时间长了感到内急会有些麻烦,如果在闹市里,确实没条件去厕所,也只能先憋着回住处再去解决了。所以古代女性有时需要受点罪,具备憋尿的功夫,如果出远门,或许一天都不上

  • 二战期间有哪些奇葩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常德会战期间的一件事。常德会战是抗战中,最惨烈的几次防御战役。防御这里的74军第57师官兵,同强大的敌人血战十多日,最终全军覆没。期间,却有一起斗智斗力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很奇葩。日军反复攻击国军一处碉堡。战前,这个碉堡前修筑了很多工事,最外层有大量砍倒的树枝,上面都是很尖锐的树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