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人的“求生欲”有多强?

古代人的“求生欲”有多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58 更新时间:2023/12/24 8:25:36

求生看似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很多无奈,不得不说求生欲从地球上有生物以来所必备的。求生欲虽然是遇到危险以求自保的举动,可求生欲也使人们不断的征服大自然,也可以这么说求生欲不但是遇到危险的本能,也是让人类不断开拓,不断前进的一种力量。

如今生活在安全环境的人们,因为一些日常琐事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殊不知古人因为求生欲的本能创造了无数个奇迹,才让如今的社会安定祥和。

我们回归正题,古代人的求生欲到底有多强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最能表现古人求生欲的莫过于此,古代我们都知道生产力低下,一切粮食收成全靠上天来决定。风调雨顺古人也是很难果腹的,不要被一些艺术作品所误导,风调雨顺丰收之年,底层民众交纳完税赋之后,基本上也是很少有余粮的。倘若遇到天灾之年,有可能颗粒无收,没有了粮食可食基本上古人的生存面临一定的威胁。

此时人之本能的求生欲就会迸发出来,古人没有粮食可以果腹,他们可以吃树皮、吃草根、甚至吃观音土来充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吃树皮草根,观音土看似几个简单的词语却是古人的无奈,是古人本能的求生欲,当时的场景是我们生活在如今社会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存在,这也是最能直接表现出古人求生欲的强大。更有甚者求生欲甚至战胜了理智和道德,易子而食,吃米肉也在所不惜。古人迸发本能求生欲除了天灾之外,还有战乱之时也能体现出古人求生欲的强大,通过一些艺术作品我们也许能看到,古代两军对垒,不管发生战事的原因为何,两军作战我们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解之处。打仗是一定有伤亡的,为何冷兵器时代,古人打仗都是奋勇杀敌呢,简直就是不怕死一般的杀神。其实出了保家卫国和立下赫赫战功之外,里面也有求生欲的存在,两军交战,想要活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斩杀敌军,把敌军打败自己才能活下去。可能有人会认为投降也可以活下去的呀,古代人是最看不起降兵的,一般降兵最后都是被处死的结局,比如项羽白起坑杀降兵,求生欲让古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求生欲让古代兵士勇往直前。

当然古代两军交战出了战场上能体现出古人的求生欲之外,还有就是军粮,往往我们也能通过艺术作品看到一些片段,为将者时常以粮食可坚持几日的策略让兵士奋勇杀敌,将帅这么做还是为了激发兵士本能的求生欲,只有攻克城池才有粮食果腹,才能生存。当然守城将士同样由求生欲所支配,历史之中军队食人也时有发生,无非就是求生欲战胜了道德。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古人求生欲是多么的强大,求生欲可以让人类不断开拓未知的世界,同样求生欲有时可以让人失去该有的道德和底线。

“求生欲”是人的本能,越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越能检验出一个人的求生欲到底有多强。在战乱频繁,生产条件低下的古代更能反应出来。

战场上流血牺牲屡见不鲜,那时的人们是怎样求生的呢?古代医疗条件落后,手上的战士得不到有效医治就会很快死亡。

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西政西夏时,他的部将布智儿受了严重的箭伤,失血过多,眼看小名命不保。成吉思汗令人牵来一头大黄牛,剖开牛肚子,挖出牛内脏,拔出这名伤员身上的箭。把这名伤员放进牛肚腹,不一会,伤员苏醒过来,保住了命。

部将布智儿攻城时“央中数矢,太祖亲视之,令人拔其矢,血流满体,闷扑几绝,”,“太祖命取一牛,剖其腹,纳布智儿于牛腹,浸热血中,移时遂苏”。成吉思汗也用了同样的办法救了他的另一员猛将郭宝玉。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代、抄马都镇抚郭宝玉,精通天文、兵法、骑射,是成吉思汗的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他跟随成吉思汗西征,经过投石机、巨弩炮和火油筒的洗礼。在讹夷朵战役中,弓弩齐发,矢石横飞,郭宝玉未能躲过,他身负重伤,“胸中流矢”,昏迷不醒。成吉思汗也是用了牛肚疗法救下他性命。“命刳牛腹置其中,少倾,乃苏”。

成吉思汗的这一求生方法得到广泛推广。

他的儿子窝阔台汗率领另一路军队攻打西京时,将领谢睦欢,在攻城时,身先士卒,登上城楼,但不幸连中三箭,又从城上摔下来,昏死过去,按说中一箭就够受,古代的箭端一般都有倒刺,有的上面还涂金汁,更容易感染。

窝阔台对这名超级重伤的将领不放弃,他令人拔掉谢睦欢身上的箭,令人牵过来一头牛,拴在木桩上,快速挖出牛内脏,让谢睦欢裸卧在牛腹内,过了很长时间,从鬼门关闯了过来。从此谢睦欢为报答窝阔台的救命之恩,发誓定拼死作战。每次作战,他更加奋勇杀敌,对死亡毫无畏惧,在仕途也平步青云,官至太原路金银铁冶达鲁花赤。

公元1274年(至元十一年)忽必烈带领元军灭宋,沿汉水南下,在沙洋、新城之战中,管军总管李庭坠于城下,但他仍继续站在城墙上指挥战斗,还中了箭,快死了。

“坠于城下,矢贯于胸,气垂绝”。总帅伯颜为挽救其性命,也使用过牛腹疗法,使其“良久乃苏”。

关于“牛腹疗法”成功的事例很多,也被广泛用于元朝作战医疗中,救了无数将士的性命。作为元朝的土方法流传下来,在我们看来未免不科学。但是在古代医疗条件局限性的情况下,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但这种办法也不失为一种求生的好办法,一定程度上促使人求生智慧的生成。不过,可以试试,万一出现奇迹呢!

李时珍还把他写进《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此也没有做合理的解释,只是说牛血能补气养血,可以一试。“牛血,伤重者,破牛腹纳入,食久即苏也”。

后来经过不断研究有人发现流血的伤员在带血的牛腹中,会促使血液凝固,促使伤口很快愈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止血的效果;另外刚杀的牛,牛腹中温度比较适合重伤者恢复体温,保温疗效好。

再者对于伤者来说,有很强的求生欲,这种求生欲望能促使自己很快苏醒过来。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打仗习惯下战书?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熟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代两军对垒都有一些规矩,比如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等。其中最让人们熟知并不解的就是下战书了,为什么古代打仗习惯下战书呢?下战书为了降低损失可能你会奇怪下战书不是为了消灭对方,怎么下战书会为了降低损失。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战事之时,下战书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这时诸侯国

  • 乾隆时期清朝打赢过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平定准噶尔彻底解决准噶尔蒙古部,迫使战败的阿睦尔撒纳逃亡沙俄,将北疆纳入中国版图,置伊犁将军驻扎北疆,移民实边,加强控制,夯实了国家多新疆的行政。2.平定大小和卓大小和卓祖先是中亚的阿帕克和卓,传教进入天上南路,在叶羌汗国支持下,成为天山南路宗教领袖,妄图称王称霸,阿帕克和卓之孙玛罕木特被准噶尔

  • 平壤之战清政府准备的如此充足,为何最终仍会大败?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甲午战争中的平壤之战,可以说是整个甲午路战场上打得最像是近代化战争的一场战役,因为有大量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陆军部队投入战斗,所以即使是清军一方,也显得不是那么菜。不过这场战役前,清政府一方根本谈不上准备充足,实际上是非常的不充足,最主要的两点就是兵力不足和后勤补给跟不上,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清军放弃平

  • 萨尔浒之战,如果你当明军统帅,怎么赢得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萨尔浒之败不是前敌统帅责任,谁去都会败,除非你是皇帝,或者内阁首辅是张居正那样人物;说杨不行的,看看洪承畴,洪承畴后来是稳打稳扎吧,没有分兵出击吧,怎么还是败了?还有天下军事奇才卢象升怎么也败了?说刘挺作战不行,李如柏,杜松怎样不配合,说杨瞎指挥,都是见识浅薄,他们都参加过抗倭援朝战争,刘挺参加万历

  • 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为何调到北方打鞑子军就没怎么赢过?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答:在戚继光有生之年,他所带领的戚家军,始终是神一般的存在,南征扫北,未尝一败!提问问题的网友说“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口气还是有些怯生生、不自信。说明他对戚家军了解太少了。我可以付责任地告诉你,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不是“基本”全胜,而是全部全胜。不但全胜,而且胜得惊艳,胜得漂亮,手段直接,

  •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如今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的凉州在今天的甘肃武威,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汉末三国时期的凉州人有多厉害。1969年,甘肃武威,在备战备荒口号的指引下,当地群众挖掘了当地一座叫雷台的高大土台,要在这里修一所防空洞。不久后,他们在雷台下面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古墓,几个胆子比较大的人沿着挖开的土洞钻进墓室,不成想,自此揭开了中国历

  • 在古代女性出行在外是如何解决内急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一、解决办法:1、古代的女性都很细心的,大户人家的不用担心,路上都会带马桶。2、普通女子出门都会做好准备少喝水,出门时间短不需要方便的;如果时间长了感到内急会有些麻烦,如果在闹市里,确实没条件去厕所,也只能先憋着回住处再去解决了。所以古代女性有时需要受点罪,具备憋尿的功夫,如果出远门,或许一天都不上

  • 二战期间有哪些奇葩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常德会战期间的一件事。常德会战是抗战中,最惨烈的几次防御战役。防御这里的74军第57师官兵,同强大的敌人血战十多日,最终全军覆没。期间,却有一起斗智斗力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很奇葩。日军反复攻击国军一处碉堡。战前,这个碉堡前修筑了很多工事,最外层有大量砍倒的树枝,上面都是很尖锐的树杈

  • 古代傍晚要准时关城门,回来晚了还能进去吗?有何历史依据?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这么说吧,在古代,城门都是准时关门的,除非有最高指挥者命令或者特殊的通行证件(比如有战事,八百里加急),除此之外是万万不可能打开城门的。若是要强行通过,估计小命就葬送于此了,那么有没有其他小路或者暗道可以悄悄进城呢?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一个巨大区别,就是中原王朝喜欢筑城。在封建专制王朝,除了个别的强悍

  •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究竟是怎么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赤壁之战”描写的极为精彩。不过,《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际上赤壁之战的过程并不复杂,分为“赤壁初战”和“火烧乌林”两部分。简单叙述一下这场战争的过程吧。曹军南下,刘琮投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之后,开始讲战略中心转向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