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隋朝是征服朝鲜半岛而耗空国力的吗?

隋朝是征服朝鲜半岛而耗空国力的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40 更新时间:2023/12/24 8:25:26

三征朝鲜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急功近利开凿大运河,不顾实际情况劳命伤财,大动劳役,干戈。原因之三是任用奸臣,朝纲混乱,荒淫无度,加速灭亡。

隋炀帝杨广三次东征高丽(即朝鲜半岛)是消耗国力最大也是国家最后一次被他挥霍的“机会”。

好战分子杨广三次东征高丽,第四次国库空虚,实在无力支撑,而作罢。

一征高丽

大业八年正月初一,集结了一百多万人的隋朝大军宣布出发,后勤粮草更是准备了两倍多,大军陆续出发,光出发就花了四十多天时间,才出发完毕。杨广亲摔陆军作战,出师不利,久攻辽东不下,海军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一开始很顺利,渡海进入平壤,不料在平壤城内遭遇伏击,海军精锐覆灭,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绕过辽东,直捣平壤,却因战线太长,粮草供给不足,不敌高丽,损失惨重。

至此第一次东征高丽,倾全国之财力,物力,人力,换来的是惨败,数十万将士捐躯沙场。

二征高丽

大业九年正月初二,不顾国家安危,下令再次东征,《资治通鉴》记载杨广朝会跟众人说“高丽小虏,侮慢上国,今拔海移山,犹望克果,况此虏乎!”杨广没有吸取第一次东征的教训,收敛自己狂妄自大的性格,没有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于大业九年春再次筹集一百万军队出征,辽东仍然久攻不下,此时却传来杨玄感起兵造反的消息,杨广如遭电击,即可班师回朝,粮草淄重全部丢给了高丽。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元勋杨素之子,是杨广眼中最有资格与他一较高下的贵族。

二征高丽就这么半途而废,其实当时国内大大小小的起义很多,只是杨广没有放在眼里,现在百姓的生活更是水生火热,民怨载道。

三征高丽

杨玄感被镇压,虽然民不聊生,起义不断,杨广依然迷途不返,要三征高丽,真是疯了,战争狂人。

大业十年三月带着毫无斗志的军队出征了,路上士兵不断逃跑。经历了前两次的战斗,高丽也筋疲力竭,无力应战。当时的高丽王高元上表隋朝求和,愿意向隋称臣。杨广很快答应,显然杨广明白隋朝已今时不同往日,只要高丽臣服,就满足了。这样的“胜利”《资治通鉴》记载,老将来护儿长叹:“大军三出,未能平贼,劳而无功,吾窃耻之!”杨广要求高元按照藩王之礼觐见,高元根本不听,杨广气的要四征高丽,可是没钱只好算了。

就这样结束了第三次东征,用所谓的胜利安慰自己,高丽即使不服,也没有国力再战了。

这三次东征耗空国力,使得隋朝灭亡加快。如果没有三征高丽,国库耗空只是时间问题。

隋朝其它的高消费

一,修建京杭大运河,这是带来了好处,可是花钱也得看时候呀,不顾百姓生活艰苦。

二,外贸倒贴钱,只是为了显示国力强大,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虚荣心,梦想万邦贺。

三,个人高消费,修建宫殿,酒池肉林等等,极度膨胀自己的私欲。

所以国力耗空,战争大头,是肯定的,根本原因在于帝王不知收敛的欲望,隋朝短时间覆灭情理之中~

日本朝鲜韩国古代是中国人迁过去的吗?还是民族分支?它们古代有打过仗吗?

不是的。从唐朝之后朝鲜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当然,中原王朝动乱的时候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选择支持哪个派别。然而日本自古就是独立的国家,尽管中国皇帝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比如隋炀帝,曾有一次日本天皇写给隋炀帝一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日出国皇帝问日落国皇帝贵体无恙否?”隋炀帝于是大怒,斥责倭奴使者。但是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的自然条件,使得中原王朝鞭长莫及,一直也没能把日本纳入中原王朝的册封体系当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攻灭高句丽、百济之后,唐军又在朝鲜半岛驻扎了多少年?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继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后,唐高宗派兵在660年攻入百济首都泗,668年攻入高句丽首都平壤,设立都护府并驻军,后来由于昔日盟友新罗反叛,和唐朝西部吐蕃势力崛起,唐军撤出,676年,新罗统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中南部。所以,从660年到676年,唐军在朝鲜半岛驻扎了约16年。655年,高句丽和百济联军入侵

  • 在古代哪个朝代允许百姓挎刀佩剑?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记着好像五代剩以十六。中国最早的禁武令是秦始皇收九州之兵,铸十二铜人。在随后的朝代里并未禁止百姓挎刀佩剑。唐朝的书生都有佩剑的习惯。如李白。但是,历朝历代都不允许百姓持有弓弩甲胄。一直到宋朝建立,宋代最早的“禁武令”颁布于北宋开宝年间。当时,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限制民间武装力量的发展,公开下令:“京都士

  • 骑墙术不好玩,皇太极两次征伐朝鲜王国,为何加速明朝灭亡速度?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导读:明朝后期,后金和大明鏖战。朝鲜奉大明王朝为正朔。朝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其实和毛文龙是一样的。就是在后方牵制后金,使得后金不能全力进攻明朝。只有先全力征服朝鲜,才能去掉后顾之忧。整合朝鲜和后金的实力后全力攻打大明。明朝失去了毛文龙和朝鲜两个支点后,只能在正面战场实打实的比拼消耗。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只

  • 当时的后金为什么不进攻邻近的朝鲜,反而要进攻比自己大很多的明朝呢?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只要皇太极不傻,自然是要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的,更何况当时毛文龙与朝鲜关系密切。因此在后金入关之前就曾两次进攻朝鲜,并最终迫使朝鲜与其议和,与明朝断绝藩属关系,转而向后金(大清)臣服。简单介绍一下这段历史吧。朝鲜发生政变,与明朝关系弱化朝鲜身为明朝的藩属国,对大明一向比较恭敬,也曾与明朝两面夹击进攻后

  • 历史上有哪些因为瘟疫引起的战争?详细解答一下,感谢大神?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封神榜中,吕岳,制毒练药的神医秘方,使用,瘟疫毒药,偷袭,西岐城,后来,在神仙帮助下,了瘟疫,这就历史的记载,铝岳,被封为,瘟疫,无天大帝的神位,民间传说,除了吕岳,在民间,还一位,瘟神,唉,他就禹强,她知名度不高,很多伙伴甚至都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也只知道他是传说的,封神间海神,而被称为瘟神的,却

  • 古代人的“求生欲”有多强?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求生看似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很多无奈,不得不说求生欲从地球上有生物以来所必备的。求生欲虽然是遇到危险以求自保的举动,可求生欲也使人们不断的征服大自然,也可以这么说求生欲不但是遇到危险的本能,也是让人类不断开拓,不断前进的一种力量。如今生活在安全环境的人们,因为一些日常琐事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殊

  • 为什么古代打仗习惯下战书?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熟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代两军对垒都有一些规矩,比如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等。其中最让人们熟知并不解的就是下战书了,为什么古代打仗习惯下战书呢?下战书为了降低损失可能你会奇怪下战书不是为了消灭对方,怎么下战书会为了降低损失。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战事之时,下战书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这时诸侯国

  • 乾隆时期清朝打赢过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平定准噶尔彻底解决准噶尔蒙古部,迫使战败的阿睦尔撒纳逃亡沙俄,将北疆纳入中国版图,置伊犁将军驻扎北疆,移民实边,加强控制,夯实了国家多新疆的行政。2.平定大小和卓大小和卓祖先是中亚的阿帕克和卓,传教进入天上南路,在叶羌汗国支持下,成为天山南路宗教领袖,妄图称王称霸,阿帕克和卓之孙玛罕木特被准噶尔

  • 平壤之战清政府准备的如此充足,为何最终仍会大败?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甲午战争中的平壤之战,可以说是整个甲午路战场上打得最像是近代化战争的一场战役,因为有大量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陆军部队投入战斗,所以即使是清军一方,也显得不是那么菜。不过这场战役前,清政府一方根本谈不上准备充足,实际上是非常的不充足,最主要的两点就是兵力不足和后勤补给跟不上,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清军放弃平

  • 萨尔浒之战,如果你当明军统帅,怎么赢得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萨尔浒之败不是前敌统帅责任,谁去都会败,除非你是皇帝,或者内阁首辅是张居正那样人物;说杨不行的,看看洪承畴,洪承畴后来是稳打稳扎吧,没有分兵出击吧,怎么还是败了?还有天下军事奇才卢象升怎么也败了?说刘挺作战不行,李如柏,杜松怎样不配合,说杨瞎指挥,都是见识浅薄,他们都参加过抗倭援朝战争,刘挺参加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