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一 忠节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一 忠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3900 更新时间:2023/12/8 22:13:39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一 忠节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万物有害”,他是由“兕虎之害”引出的“万物有害”,这里的有害,并不是指事物本身有害,而是指人如果不按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就会受到伤害。事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无有害无害之分,事物并没有主动去伤害人,而是人主观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受到了事物规律的惩罚。“兕虎之害”是因为没有避开野牛与老虎的活动区域与时间,所以才受伤,这是找死的节奏,属于老子所说的“死之徒十有三”,因找死而死的三分之一人。“万物有害”一是人们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二是人们过度用物,道理很简单,鸡蛋会加重胆囊炎患者的病情,所以胆囊炎患者不能吃,吃了,结果就会加重病情。鸡蛋是无害的,是因为人违背了规则才会受害。

在这里,韩非子提出了一个古老而现代的问题,就是人类如与自然界相处,如何界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定胜天”的思想与行动其结果就是黄沙满天飞。生态明的思想重新定义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只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退耕还林的行动证明“人定胜天”是错误的。如果偏要给“人定胜天”的思想找个出路,也只能是人类在完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胜天”,但这一天极其漫长与困难,几乎实现不了。韩非子用最朴实的例子说明万物之害因人而起的说法,雨季易发生山体滑坡,尤其早晚严重,所以不易进山,否则危险,人不遵守,自然受害,这就是风露爪角之害。

避祸就福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唯一目的,没有听说过人主动积极找祸受的。圣人遵道循理所以传道解惑,世人明理知事所以生生不息。人类总归是自然的一份子,就要遵守自然法则;人总归是社会的一份子,就要遵守社会法规。在韩非子看来人不守法守则,就会受事物规律的惩罚,惩罚不是人为的结果而是规律使然,受罚从客观上来讲也不是人为的结果,但从人的自主意识来看受罚是自找的。

韩非子认为“事上不忠,轻犯禁令,则刑法之爪角害之。”意思是侍奉主上不忠诚,轻易违犯禁令,刑法的爪角就会侵害他。当下的反腐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暂且放下政治因素(忠君思想),就单纯讨论个体在组织中守则的问题,遵守组织规定与国家法律是个体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一个人社会素养的体现,犯了法自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是客观存在的,你遵守,它就保护你,你不遵守,它就惩罚你。

韩非子还说“处乡不节,憎爱无度,则争斗之爪角害之。”意思是住在乡里不检点,爱憎没有标准,争斗的爪角就会侵害他。中国的乡村是治理最为复杂的地方,既有约定成俗的乡约,又有国家法律,同时,既有历史形成的族长制,又有行政法定的乡长制,还有势力强大的家族势力,所以韩非子说你在乡里行为不检点,违反乡约村规及国家法规,不仅要受到国家法律的惩罚,还要受到村规乡约的惩罚。《白鹿原》生动地展显了中国乡村生活。中国的乡约村规是最为质朴的规则,既有野蛮的刑法,又有朴实无华的训导,乡约村规既塑造了孩子们的思想,又规范了他们的行为。

【事上不忠,轻犯禁令,则刑法之爪角害之。处乡不节,憎爱无度,则争斗之爪角害之。】

动物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这是进化论的适者生存法则。人不单要适应自然环境,还要适应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规则与律法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生存。适应能力是生存的前提基础,而人的自主意识与主观能动性恰好让我们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章 罪欲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十过,文公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章 罪欲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明喻了老子的“戎马生于郊”。天下无道,君主穷兵黩武,连年战争,国力虚弱,供给缺乏,连士卒的护甲都生虫了,军帐破败的燕雀都在上面恐巢了。韩非子细仔入微的写实,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为君主的无道感到愤慨。老子的“戎马生于郊”一句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九章 易妄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祸福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九章 易妄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弃道理,失民财”的天道地理,这一点不管是对一国之君,还是一国之民来说,都是至理。我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君主弃道理而妄举动,既是有天子诸侯势尊和天下财富一样会失民失财。人生在世,才为基,财为实,实力是人生价值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九章 前识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前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九章 前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揭示了世间争执的根本原因,是沟通出了问题,礼确定了沟通双方的关系与方式,而人为的因素让关系变的势利,沟通内容变得虚假。物理介质的信息传输从来不会让产生争执,是因为联接协议与传输内容没有改变,比如电脑向U盘传输信息。礼确定的人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事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解答了如何才能获得事理。其实,韩非子的解答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规则,就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所获得的每一份认知甚至是智慧都是“因祸得福”的结果,只有受伤了,我们才知道小锅是铁打的。韩非子从“人有祸”开始说起,认为“祸”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六章 利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治国,法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六章 利民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再论厚赏重罚的社会价值,重罚不仅在于惩罚盗贼,更是警示百姓,让民众对律法产生敬畏,不能违法,不敢违法,不想违法,行为规范。厚赏不仅在于奖励有功之臣,更是让全体民众明白君主治国的原则是有功必赏,促使臣民踊跃为君为国立功。重罚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四章 国本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圣贤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四章 国本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了莫知其极,则可有国。让人不知道究底,则可以拥有国家。只有规律,才会让人莫知其极,看不到根由底细,其实,世间的每件事物都让人莫知其极,即使是最简单的事物,也有其规律,但就是不知其极,因为它随时在变,而我们只看到了那一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四章 五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明君,君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四章 五奸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用燕王子哙的例子告诉君主不明于任臣,不能知人善用,就是独善其身,勤政修身,依然会身死国亡。燕王子哙与赵君敬侯两人的个体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赵君敬侯不修德行,成天沉迷于酒色歌舞,狩猎玩乐,生活奢靡奖罚无度,但他却知人善用,明于任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 慈勇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林悟道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 慈勇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勇敢何来。我们说世俗世界是以人为中心,这只是说人是认知事物的主体,与事物作用的体验主体,并没有能左右事物的意思,反而有时候是被事物所左右。面对危险与困难,人的表现无非两种勇敢与懦弱,勇敢是对信仰与亲情的不怀疑不犹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八章 道在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尧舜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八章 道在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告诉我们天地万物得道成器,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万物获得“作用”才能成为物,天下万物皆有作用。就像人,只有将机体与意识相结交才能成为人,机体是意识的承载体,意识是机体作用的源力。杯子没有装水的作用,就不能称为杯子。道理就是这么简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一章 少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圣贤,律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一章 少祸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让我们知道了老子“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原始含意,就是把握好火候,不要轻易屡屡翻动,意寓为管理大国的君主,不要轻易变更法令。天下之事,最难的就是火候的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度”,尤其是像烹饪这一类工作,没有严格科学的标准可循